10年寂寞创作路
出道20多年,何曦在赋予中国画以当代精神方面,作出了令人瞩目的努力。1987年,他的毕业作品《岸边的公路》就以极富当代性的艺术语言震惊画坛。但在随后的艺术创作中,他一路走得颇为寂寞,很长一段时间里,市场并不太偏爱这样一个在画中藏着很多深沉思索的年轻人。
不过何曦并不在乎。他说,自己画画时只追求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。从《听泉》到《狐悲》,何曦的花鸟画超越了传统绘画的思维定式,将现代生活现象以及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融入了创作之中。一只鸟蹲在抽水马桶上是怎样一种场景?当鸟儿必须在水管旁聆听潺潺水声时,人们在《听泉》的黑色幽默中读到了画家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忧思。
2003年的《狐悲》,何曦以巨大的画幅描绘了24张狐狸皮,2米多高、4米多宽的画面就如一堵高大的墙扑面而来,在夺人眼球的同时也激起人们的思考和反省。在这些作品里,何曦表现了他的人文思考和悲悯情怀。随后,他又创作了《二手植物》、《捆着我绑着你》以及《游来游去》、《海洋世界》系列。
何曦说,无论画鱼、画鸟、画植物,其实都是在画人的内心。他的画引人联想,却完全不顾及市场口味。但出人意料的是,这些画近年来却在市场上火了。
自我复制叫人怒
最初被市场接受,对于长期在寂寞中创作的何曦来说,确实有种说不出的喜悦。但很快他就发现,困惑也接踵而至。当某种风格的画好卖之后,就开始有人批量订购,而且指定要他重复这些画。“这个过程对我来说,是不开心的。我的画几乎没有一张是重复的。我想任何一个真正的艺术家都不喜欢重复自己。”
何曦承认,有一段时间,他也按照订单画过一些很漂亮的画,但画得很痛苦,“这些画太过漂亮,市场上若流通我的作品,不该是这种东西。”后来,何曦再也没有画过这类画。如果有人找他买画,他就说可以从作品中挑,好就拿走,但不可以指定画什么。很多人来挑画,觉得画不够甜美,就走人了。何曦因此失去不少买家,但他说:“我无所谓,不是我的画画得不好,只是这画不适合送人罢了。”
何曦觉得,一个画家应该给这个时代留下一些好作品。“画太好卖,也许不是件好事。纵观历史上,陆俨少画得最好的作品,出自他最艰难的时期,林风眠也是如此。艺术家应该静下来。”
只为内心而创作
这两年,当画越来越好卖时,何曦反而不想卖画了,“我觉得我的画不应该这么好卖的。我是否应该停下来了?”
何曦喜欢摇滚领袖崔健,“当我觉得自己的画媚俗时,就会去听崔健的歌”。他觉得,崔健和周杰伦的区别也在于此。崔健只顾自己写出来和唱出来,完全不顾市场。周杰伦在市场大好之后,就不太为自己内心创作了。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,何曦说,他更愿意活在自己的艺术王国里。
丹青海藏网版权声明:尊重知识、尊重原创者,凡是通过丹青海藏拷贝复制图片文字资料,均须注明"来源丹青海藏网",违者必究。 丹青海藏刊登其他合作媒体信息,出于传递更多信息,方便网民朋友获取更多艺术资讯,资讯内容及版权属于作者本人,如在传递过程中无意侵犯了您的版权,敬请谅解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做出处理。 |
书画收藏热线:010-87658314 客服邮箱:dqhc66@163.com 媒体邮箱:dqhc68@sohu.com 品牌运作:墨轩(北京)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丹青海藏网版权所有 常年法律顾问:王良 书画销售支持平台:名轩斋 |